變形蟲模式是將企業分成小集體,讓每個小集體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從而激活每個小集體的成本意識和管理意識,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認識到每個人都是有操作意識的人。
一、下放權力,讓員工實行自我管理,激發員工積極性,實現全員參與經營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就會遇到總部達不到基層管理的情況。此時,如果要堅持集中管理,勢必引發“大企業病”,導致企業衰落。因此,分權已成為大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但如何授權呢?分權的標準是什么?分權后如何進行考核?這些問題困擾著每一位企業家。
變形蟲利用道生先生創立的一套管理會計理論(組織分工和獨立會計)解決了這些問題。經過小組織核算,能更好地反映每個人在組織中的角色和存在感。員工很容易參與部門的業務活動。在每個變形蟲中,每個人都是企業的經營者,將負責銷售和費用。簡言之,它對利潤負責。問題解決后,分權可以充分激發每個組織員工的積極性,讓“大象”也能翩翩起舞。
二、及時向操作人員提供簡單、定量的操作數據,實現可視化操作
變形蟲業務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即業務數據可以通過“單位時間效益核算表”及時反饋到操作站點,因為“單位時間效益核算表”的內容清晰、簡單。它可以實現按“天”反饋到運營現場,運營商可以通過簡單清晰的數據清楚地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昨天是賺了還是虧了。通過及時掌握運行數據,可以快速制定或調整下一步工作計劃,實現對過程的有效控制,終達到工作目標。
傳統的會計不可能每天都顯示領域的成果,實現可視化管理。傳統會計一般采用期間會計,即對經營業績進行月度、季度甚至年度計量。因此,很明顯,了解他們的經營業績和問題需要很長時間。對改善業務有什么指導意義?相反,在每一天結束的時候,你可以立刻知道這一天的結果是什么?是進步還是倒退?問題在哪里?現在是反思和制定計劃的時候了,如何在第二天做得更好。這種能及時了解實際情況的會計制度,實際上是管理中的工作。而且,公司高層可以清楚地看到企業的每一個角落,底層可以清楚地看到企業的經營狀況。
根據變形蟲經營的基本會計原則,只要發生了支出,就應當計入費用。根據這一原則,經營者應慎重考慮材料采購等實際費用,一次采購三個月的材料是否劃算,一次只采購一個月的材料是否合理。如果材料一次購買三個月,雖然價格可能會優惠,但可能會造成當月費用過高和現金占用。如果一次只購買一個月的材料,雖然價格可能更貴,但可以平衡本月的費用,減少現金占用。在現金為王的時代,運營商自然知道哪個更重要。這就好比買了一套商品房,不管是一次性付款還是按揭貸款。有商業頭腦的人通常會選擇抵押貸款。
此外,在變形蟲經營的會計核算中,對庫存時間進行了控制。產成品或材料在倉庫存放時間超過一定期限的,由變形蟲經營負責人承擔占用庫存資金的利息,支付的利息高于銀行利息。因此,變形蟲管理者要使自身利益不受損害,就必須按訂單生產,按需采購物資,并及時清理庫存。從而加快庫存周轉效率。
通過對變形蟲管理機構的劃分和變形蟲管理人員的授權,明確了每個變形蟲管理人員的職責、權利和利益。這樣,就可以恢復責任,一切事情的成敗都與變形蟲首席運營官的直接利益有關。促進變形蟲管理的明確化。例如,公司銷售部門向生產部門下了一批訂單,約定的交貨期為35天。但兩個月后,生產部門沒有任何趨勢。銷售部詢問,生產部總是有各種理由讓銷售部推遲,所以銷售部只能趕時間。但變形蟲經營后,變形蟲銷售與變形蟲生產之間的關系是客戶關系,35天交貨的協議是合同。如果變形蟲在35天內不能按時交貨,應按訂單金額的比例支付違約金。在這種模式下,生產部門再也找不到“錢”住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