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優化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而大部分行業的流量來自于自然搜索。正因為如此,一般企業每隔一段時間就對網站的自然搜索情況進行一次KPI考核,這些關鍵指標無非是:包含的網頁數、網站訪問量(IP)、關鍵詞數、網站PV、外鏈數等,這些確實是值直接反映了搜索引擎中網站的性能。
這些指標確實可以帶來很多信息,但企業搜索引擎的優化包括老板希望看到的數據指標不僅僅是在這些方面,企業更關心的是提升率,而不僅僅是一個數量上的變化,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對這些數據進行更深入細致的研究。
在自然搜索優化的評估中,收集必須是一個關鍵點。相信每一個企業在做總結報告時,都會把上一次收集和本次收集進行比較。但這些數據是否可以被細化,例如,當1000篇文章被更新,100篇文章被包含為150篇文章時,數據是否相同?一定不一樣。這個網站有多少頁?每個更新包含多少個?這可以用統計學的方法來計算。我們甚至可以分別計算每一列的包含率。通過這個比例,我們可以判斷每個列的包含情況,然后對其進行調整。
在統計了PV和IP之后,你有沒有想過PV和IP之間的關系?如果一個網站的PV值與IP的PV值相差很大,比如PV值為100,而IP值為10,則意味著一個普通IP可能已經在這個網站上閱讀了10篇文章,說明這個網站的內容非常受歡迎。一般來說,PV/IP的倍數越大越好。比例在2:1以上是正常的,但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網站的比例不同。
關鍵字比率是當前網站關鍵字數量/網站集合,即集合生成多少個關鍵字?這里提到的關鍵詞是通過用戶搜索進入網站的關鍵詞,可以在百度統計和cnzz中看到。這個比率可以反映這些關鍵詞在自然搜索中的效率,也可以反映網頁的優化程度。比率越大,每一次收集的數據對頁面的貢獻越大,建議這個比率是基于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在幾個月內分析一次。
流量比是在上述關鍵字的基礎上產生的PV,即網站的PV/關鍵字數量。比例越大,每個關鍵詞給網站帶來的流量越多,關鍵詞優化效果越好。當然,在計算這個比例時,我們需要注意是否有一些大流量的詞。我們可以將這些詞單獨提取出來進行分析,然后利用剩余的流量和關鍵字數量進行計算,這樣可以提高準確性。